中国新闻奖组织报送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话说图们江

参评项目

国际传播

体裁

系列报道

语种

朝鲜语

作  者

(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刊播单位

吉林朝鲜文报

首发日期

2016.01.09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1.2.3.4.5版

作品字数

(时长)

2800字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改革开放以来,图们江流域(北岸)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推进以来,该地区成为中国乃至东北亚的聚焦之地。纪实性大型系列报道“话说图们江”,从策划到刊载历时近一年,共发表26期(26篇稿件)。本报10名记者组成的专访组,深入第一线,从历史、经济、教育、礼仪、文化、艺术、体育、生态、民俗、创业等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图们江流域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变化发展成就,歌颂了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展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集成了一幅大美长白山下美丽边疆的“风景画”。

此系列报道全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展现了延边人民全面奔小康的美丽画卷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面貌。报道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国内外朝鲜文媒体纷纷转载引用。根据本文提供的新闻线索,包括韩国主流媒体KBS、SBS、韩联社、中央日报等韩国数十家媒体进行了引用转载报道,韩国DAUM、NAVER等知名门户网站的多个论坛、微博进行原文转载(另附“主要国外媒体引用转载列表”)。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此系列报道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政策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反映出延边地区各族人民全面奔小康的美丽画卷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面貌。作品策划及时,内容翔实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珍贵的史料性和现实针对性。

该作品获2016年度吉林新闻奖一等奖。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7    月    日

联系人(作者)

金成杰

手机

13844310426

电话

0433-2518860

E-mail

这个 E-mail 受反垃圾邮件程序保护,您需要启用 JavaScript 才能查看。

地址

延吉市新华街2号9F 吉林朝鲜文报社延边记者站

邮编

133000

   

 

大型系列报道——话说图们江代表作1

-----------------------------------------------------------------------------------------

纪念碑诉说着延边的历史文化

  ——镌刻在纪念碑上中国朝鲜族百年足迹

作者 金太国

 

 “叔叔,‘3·13’烈士陵园怎么走啊?徐日将军墓又在哪里呢?”

经营着旅行社的侄子根据外地旅游团的要求制订旅游路线,遇到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时,急得直跺脚的他常常会这样问我。他对于奈头山根据地、鱼郎村根据地、车仓子根据地等更是一无所知。如今,与侄子年纪相仿、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年轻人有许多,真是令人唏嘘。

每当金达莱花漫山绽放、为山村换上红装的春天来临时,我的故乡——金达莱村(和龙市西城镇)便会举办金达莱节。从2006年的第一届金达莱节起,每届我都参加了。因为这是可以见到乡亲们、听到温馨的故乡消息、交流思念之情的好机会,也是向居住在城市的朋友们诉说山清水秀的故乡风貌,展示逐渐被淡忘的故乡历史的好平台。每当此时,我与同行的朋友们必去的地方就是位于村子北面神仙台的烈士纪念碑。

“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 ——这是著名诗人贺敬之于1986年考察延边时留下的名句。在延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烈士共计15453名,其中14512名是朝鲜族,占总人数的94%。所以到了延边朝鲜族村庄,就一定能看到纪念碑。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人们会不觉地肃然起敬。在纪念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20名烈士的纪念碑的西面,还有一座黑色大理石雕刻的孔道振烈士纪念碑。在明岩村(金达莱村的前身)二队度过童年时期的抗日烈士孔道振(金东范、李福林)是竹河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一师的师长兼政委。1937年7月的一天,为掩护中共北满省委委员,29岁的孔道振结束了他虽年轻却灿烂的一生。

在村子西面金达莱岗金达莱亭子里,还有作家刘延山先生的“血缘江畔”文学碑,面向山脚下的故乡(西城镇北大村),静静地伫立着。

作家刘延山踏遍了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这四大江流域,行走了近7500千米行程,写下了长篇游记《血缘江畔》(上、下)。该游记获得了“将生活在中国的朝鲜民族历史与现状如同百科全书般集大成于此书中”(朝鲜族文学评论家金柄珉)的评价。作者于2011年1月22日因癌症去世后,他生前的文友根据其遗愿于2013年8月24日在其故乡的山岗上树立了文学碑。

不仅仅是我的故乡金达莱村才有这些烈士碑与文学碑,延边的每个地区都有承载着地域历史和文化的纪念碑。这些纪念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记载着过去百余年中朝鲜族的历史及文化,蕴积着值得传于后世的内容。

2010年6月19日,在时任延边朝鲜族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部长许应福的支持下,延边曾组织延边地区的评论家、作家、诗人等30余人对延边地区的16个文学碑进行考察,这是延边首次有组织的文化历史探访。此后,在每年的李陆史文学节期间,延边作家协会都会组织爱好文学的朝鲜族大学生参加对图们江地区抗日战争遗址和文学碑的实地考察体验活动。延边诗朗诵协会也会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与其父母共同参加文化考察体验活动。除此之外,中国朝鲜族历史文化俱乐部、龙井市尹东柱研究会等团体也不定期地举办历史文化探访活动,历史文化探访活动越发受欢迎,成为延边旅游业的又一亮丽风景线。

汪清县以抗日遗址闻名。汪清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金春燮在过去的11年中,将传承历史、告慰英灵、教育后代的使命铭刻于心。他攻坚克难,不断发掘抗日烈士们的功勋事迹,努力复原抗日历史遗迹并传播抗日精神,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先后建立了童长荣烈士陵园等77个抗战遗址纪念碑,执笔40余篇、百余万字的抗战资料,建立了汪清县抗日战争纪念馆,还开通了汪清县烈士网。2015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其“时代模范”的称号。

2011年9月23日,汪清县开发了延边第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包括汪清县第五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满特委工厂旧址,以及长达35千米的“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獐岩洞惨案遗址” “金锦女烈士纪念碑”等23个纪念碑及遗址。前不久,93岁高龄的贺敬之题词“汪清的抗日烽火,燃烧了整个东满大地”,对汪清县的老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革命传统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6年成立的延边青少年文化振兴会将刻有蔡泽龙、金礼三、尹东柱、尹正锡、崔文燮、韩锡润等诗人诗作的诗文碑立在了延吉公园等地,让延吉公园充满文化的芬芳。同时在金达莱广场树立的“庆自治州成立颂歌”的石碑,意在向后人传颂党的正确民族政策,以及热爱家乡的延边人民的赤子之心。

被誉为中国朝鲜族历史、文化、教育发源地的龙井市也有很多这样的纪念碑。位于龙井大成中学旧址的李尚卨纪念碑、尹东柱诗文碑、尹东柱铜像及大成中学纪念展览馆一楼被复原的尹东柱文学教室已对外开放,接待了众多游客。位于智新镇明东村的尹东柱故居、位于胜地村的朱德海故居、15万元掠夺事件的遗址、位于龙井市外围的“3·13” 烈士陵园、在龙井市政府原址建立的驻龙井日本领事馆罪证展览馆、六道河与海兰江汇流地建立的乐然公园、碑岩山的一松亭和姜敬爱文学碑等,都是令来龙井旅游,想一探朝鲜族百年史的游客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位于土城堡南山的明东学校的创立者及被称为中国朝鲜族教育先驱者之一的抗日志士金夏奎先生的陵墓于近期被发现,引起了热议。

位于图们市长安镇的龙家美苑是美术大家毕崇国先生用尽毕生精力建立的文化生态空间,于2014年被命名为中国民族文化观光示范建设基地。在这里,创立新中国、喊出“人民万岁”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中国朝鲜族百年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申(申奎植)、韩乐然、郑律成等人的铜像(歌颂碑)与自然的鬼斧神工相结合,令往来的游客赞叹不已。

图们江畔也伫立着承载延边文化历史的纪念碑。来到珲春市的防川便可看到土字碑、被移送到龙虎阁脚下的龙虎碑、吴大徵铜像等。图们市图们江广场的郑梦虎诗文碑、金波诗文碑、和龙市虎曲岭的李旭诗文碑,仙境台的崔龙冠、朴华、李根荣等人的诗文碑与源自长白山脉,灌溉了这片肥沃的土地而源远流长的图们江一样,成了另一种风景名胜……

诸如此类的景致,仅仅是留在延边地区的延边碑石文化中的一隅。背井离乡来到这片土地不过百余年的时间,中国朝鲜族的发展道路崎岖不平,流血流泪甚至有去无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中国朝鲜族历经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时期,却坚定地将自己的足迹留在了脚下这片土地和绵延的历史中。这种历史和文化被这些纪念碑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使历史重见光明,得以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来到长白山的外地人越来越多、通过网络或是书籍了解延边的历史和文化后,怀着特殊的情感来到延边的人士也越来越多,被延边秀丽的风景吸引来到了延边,又因沉醉于延边的历史文化而再次游览延边的人也越来越多。

就像延边漫山绽放的金达莱一样,每个村庄的烈士碑,每个县(市)的烈士陵园,每处遗址的纪念碑,每座公园的文学碑(诗文碑)已融进了朝鲜族前行的步伐中。

 

 

 

  

大型系列报道——话说图们江代表作2

-----------------------------------------------------------------------------------------

归国做职业农民的“农二代”

                            

作者 金英子

 

     现今,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去年,延边地区的家庭农场由2011年的199个增至2915个,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已发展至1万余个,已实现的耕地转让和农场化经营的面积达到60.2%23万公顷),机械化水平也达到了80%以上。

在此基础上,延边地区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

龙井市东盛涌镇东山屯大米专业农场的农场主李权虎(1983年生人)是龙井市514个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屈指可数的“80后”代表。日前,本报记者在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村见到了李权虎。

东盛涌镇东山屯大米专业农场经营管理着30公顷水田和30公顷旱田。农场位于与东盛涌镇龙山村合并的原英城村第一村民小组,现为龙山村第一村民小组,是帽儿山东侧山麓和瑞甸子平原的东部边缘地带。户籍上显示该村居民30余户,目前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有十余户人家,从事耕作的只有李权虎一个人。也就是说,李权虎的农场经管着第一村民小组的全部耕地。

在李权虎家的院子里,有一个大型的塑料棚,这便是他的农机仓库。里面停放着水稻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玉米脱粒机、深松机、拖拉机、铲运车、播种机等多种农机及其修理器具。他的农场已实现了100%的机械化耕作。

李权虎家有两栋房,一栋是家庭住房,另一栋则是雇佣工友们的宿舍。农忙期雇佣工在12人左右,其中两三名为农机操作工人。时下已有几名工友在此居住。李权虎说,由于上冻的玉米秆更容易切割,因此从3月末他就着手整理玉米田了。

“如今,种田已成为我的职业了。”李权虎淡定而骄傲地对记者说。

今年是李权虎经营农场的第二年,他诉记者,农场原是他父亲创办的,去年转到了他的名下。李权虎的父亲曾为老庄稼把式、村里的老支书,去年2月因心梗突然去世。在韩国打工5年之久的李权虎因此回到了家乡。

“我坚信父亲是相信我能够接手这农场的,因为这是我早前与父亲约定好的事儿。但谁知道还没到约定的时间,突然……”李权虎痛心不已,哽咽中久久无言。

新盖的房子及所有的农机,都是他的父亲一手置办的。李权虎每次回国探亲,或是跟家里电话联系时,父亲总会禁不住“炫耀”一番包括农机补贴政策、土地经营权担保融资等惠农政策的好处,并且会说:“以后这些农机可都是你的啊!”老人很欣慰自己的家业后继有人,并期盼着儿子李权虎早日回来继承自己的事业。

李权虎家是从爷爷辈起,就土生土长在英城村的本地居民。李权虎于2000年就读黎明农业大学花卉种植(职业教育)专业。毕业后他离开家乡进了城,尝试了两年的职场生活,后又辗转回到家乡与父亲一起做了两年农活。当时家里承包经营到户的耕地面积不过1.5公顷,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所经管的水田与旱田才成倍增长。父母收获时的喜悦和因资金难题以及发生自然灾害时的愁眉不展,都被李权虎看在眼里。恰逢国家开放赴韩劳务,李权虎便于2010年选择了赴韩务工。最初,他的想法是想在离家不远的城市住上公寓,能过上城市生活,父母亲并没有阻止他的选择。

“回过头来想想,当时父母可能是想让我知道无论是去韩国还是其他地方,挣钱都不容易,去闯闯天下也好,也会磨炼磨炼我的意志吧……”李权虎认为自己读懂了父母当时的期望。

在韩国,李权虎用学到的花卉种植技术在花卉农场工作过一段时间,也在机械厂当过车工。但是每天连续1012个小时工作,使疲惫不堪的他脑海中不时闪过父亲的话:“政策越来越好,种田今非昔比了,农场也越来越好干了。就是论职业,也没有什么比种地更实在的了吧……”父亲的话使得他开始重新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踏上回乡之路。

“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种地也是不错的职业了。”

回到家乡的李权虎笃定地说出了这句话。他一节不落地参加市里、镇里举办的各种培训班,通过朋友介绍,接受了延边大学农学院专家们的专业指导。一个冬天过去,他学习完了农机修理课程。

在农忙时节,虽也难免有披星戴月的劳作,但李权虎算了算,自家农场这一年里的总劳动日仅为100余天,收入却是在韩国务工时的几倍!

对李权虎而言,“农民”一词不再仅仅是身份的标志,更是代表新型职业的词语了。

 

城里的女大学生嫁进门

 

    李权虎的婚礼预定在下个月举行,准新娘是大学毕业的城市女孩。比李权虎小4岁的准新娘李贞姬是一位有着知性美的姑娘,她毕业于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现任教于延吉市一家英语培训学校。

两个人的相识是通过各自好朋友的牵线搭桥,一致的时代感和价值观,包括职业观,使两个人互生好感,很自然地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当记者问李权虎,李贞姬哪一点最吸引他时,李权虎有些腼腆地答道,是她知性美的气质吸引了他。李贞姬也毫不隐瞒对他的好感:“比起四处求职的城市年轻人和在机关单位里朝九晚五坐班的青年人,把种田当作很有前景的职业,认真负责、有信念、有自信的李权虎更踏实,也更值得信任和托付。”

李权虎在延吉市购置了两个人的婚房,新房和农场隔着一个小山岭。对于新房的选择,李贞姬也是非常满意。因为去年龙井市新建了海兰江大桥,大桥的延伸公路支出的便道山路,刚好穿过李权虎的农场,一条直通延吉市内的朝近山路也通车了,已购置私家车的两人,从城市里的家中到农场用不上20分钟。

    2024年,30年的土地承包年限期满,在有限的时间内,李权虎坚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家农场的新飞跃,他怀揣梦想笃定前行。

两个人还盛情邀请记者,约定在农场发展得更好时,再来做客。

 

 

大型系列报道——话说图们江代表作3

------------------------------------------------------------------------------------------

移民文化的代表作——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延边博物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厅的正面,悬挂着一份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证书(2009年9月),内容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将中国朝鲜族民间舞蹈农乐舞(象帽舞)收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朵美丽的移民文化之花

 

农乐舞发源于朝鲜半岛,是朝鲜王朝后期形成的有着乐、戏、舞性质的与农事相关的传统民俗形式。在19世纪中叶,它和来到中国东北谋生的移民者们瓢中的稻种一起,跨过图们江、鸭绿江传播到中国,与朝鲜族的移民们相伴相随,血脉相连。

据说,1928年左右,在被称为“象帽舞之乡”的汪清县鸡冠乡灵璧砬子,第一次出现了农乐。来自朝鲜江原道春川郡新东面纱岩里一带的移民在此落脚,破冰开荒、播种耕地,在劳作的间隙,经常围坐在田间地头,跳起农乐舞。

他们手持小锣、锣、长鼓、鼓甚至农具和餐具,打着节拍,即兴起舞。到了晚上,男女老少围坐在如墙一般挡住风沙的“灵璧砬子”石壁前,点起篝火,转着象帽,载歌载舞,以驱赶严寒、缓解疲劳,防止野兽的侵袭。

后来,灵璧砬子成了抗日游击区,在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下,村子被烧光了,人们也向汪清一带的蛤蟆塘、西崴子、仲安、百草沟、棉田等地迁移,灵璧农乐也随之迁徙至其他地区,为当地的农乐注入新鲜的力量。

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随着东北三省的朝鲜族人群和村落的增加,以延边为中心的众多农乐队逐渐形成,在中国的土地上绽放起了农乐舞这朵移民文化之花。

1935年阴历三月廿四,200余户、1000余名农民从朝鲜江原道和咸镜北道来到了汪清县蛤蟆塘一带,顶着严寒搭建窝棚,沿着水道开垦水田。到了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在铁丝网围成的村子里,伴随着小锣和鼓跳起了第一支农乐舞。

1939年,朝鲜江原道平安郡的金熙妍来到百草沟镇棉田村,组建了一支农乐队。当时没有打击乐器,他们就将椴木筒放到锅里蒸煮,把汁液去除后放到阴凉处晾干,再将其削成薄薄的片状做成鼓筒,然后以鹿皮代替牛皮制成新的长鼓,用铜盆替代锣,将铜碗的盖子或铜碟子当作小锣。象帽(此处人们将其称之为转帽)则是将瓢的底部切开,把瓢心去除干净,在尖端的部分像牛鼻环一样缠上野葡萄藤蔓,用窗户纸或是丝绸料制成斗笠,让其可以旋转。在端午节或中秋节完成祭祖礼后,大家尽情享受一番农乐带来的欢乐,盛行的时候,还经常到邻近的村庄巡演。

不管是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甚至事关生死的开荒问题时,农乐自始至终都是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传承着饱含盛衰荣辱的文化命脉。

 

朝鲜族农乐舞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革新

 

随着1945年 “8·15”抗战胜利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朝鲜族人民也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得到了可以发展民间文艺的自由与扶持政策。

移民初期,朝鲜族农乐有四种类型:提效农乐(农民耕作时为提高效率演奏的农乐)、祈愿农乐、乞粒农乐、演艺农乐,与朝鲜半岛的农乐并无太大的差别。但在1951年,舞台艺术化的“农乐舞”在延边文工团(延边歌舞团的前身)舞蹈老师兼编导赵德贤老师的指导下诞生,这为朝鲜族农乐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赵德贤老师走遍了农乐舞流行的地域,搜集资料的同时,对农乐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求教来自于庆尚南道的资深民间艺人夏泰日先生,在原有的农乐基础上创造出更精彩的组舞形式艺术作品,在庆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的“九三”舞台上大放异彩。

夏泰日先生于1951年受聘于延边文工团,向舞蹈演员们传授象帽舞,并且登台任舞蹈主角,帮助赵德贤首次将农乐舞推向艺术舞台。从1959年起,他作为延边艺术学校的舞蹈教师向学生们传授象帽舞,经他培养的学生和弟子逾百人,这些人构成了延边及整个东北地区农乐舞普及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农乐舞”在四物使用、舞蹈人员安排及象帽、服饰等许多方面,都与传统的农乐有所不同:这种应和着四物节拍,边唱边跳,以男性跃动为主的集体象帽舞,同时辅以个人特技、长象帽特技表演,或是队形变化多端的女性舞蹈组成的新舞蹈形式,用史无前例的创新表现,让观众欲罢不能。

从此之后,在街头或是田间地头演绎的“农乐”,就变成了集乐器伴奏和舞蹈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原本以信仰为轴的农乐逐渐变为以象帽舞为中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对于丰收的喜悦,同时也代表着朝鲜族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和民族形象。

“农乐舞”还在中南海的特邀演出中获得盛赞,并就此开启了遍走大江南北的全国巡演。延边歌舞团甚至被称为“象帽舞歌舞团”,足见其影响力之大。延边歌舞团等艺术团体也一直将“农乐舞”作为主打节目,其中,延边歌舞团的“农乐舞”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作品”。

 

传承与革新并存的朝鲜族农乐舞

 

“文革”期间,由于“民俗都是牛鬼蛇神”的主张,朝鲜族农乐舞的发展陷入了近十年的搁浅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了改革开放,汪清县百草沟、西崴子,和龙的头道,安图的长兴、道岸口(新村),龙井的八道等地的人们,终于将藏于天花板上的象帽和小锣拿出来,再次跳起了农乐舞。

安图县长兴乡新村,是1938年从朝鲜庆尚南道的协天郡和密阳郡集体迁移来的六十户居民组成的村落。在陌生而又荒凉的地方,人们万众一心,修房建院、开垦荒地。在艰苦的集体劳作中,他们敲锣打鼓振奋士气,提升斗志,冲破所有的艰难险阻。

1980年夏,美国、德国、日本及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民俗学家们来到新村,在欣赏过农乐舞后评价道:“走遍世界各地,却第一次见到将民俗游戏的原型保存得这么完整的地方。”民俗学家们还不约而同地表示要深入研究其原因。

上世纪80年代初,汪清县将农乐舞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重点大力推进。百草沟镇的农村文艺比赛非常活跃,在汪清县文化馆韩东国的组织指导下,农乐舞的发展取得了飞跃性成果:1987年8月,百草沟镇开展了第一届农民文化周活动,“广场千人农乐舞”的成功演出受到了国家文化部和吉林省文化厅的高度肯定,并于1988年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命名为“象帽舞之乡”。

1989年,以汪清县演员为主力的吉林省民间舞蹈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艺术庆典。表现突出的百草沟镇人金明春,被吉林省文化厅评选为“朝鲜族象帽舞之王”。他创下了转动世界上最长、达32米的象帽带的纪录,创造了可以让敲长鼓的女舞蹈演员排队从转动的象帽带中穿过的穿圈技法,以及象帽上系上黄、红、蓝三色的象帽带,代表着天、地、人在同一宇宙中共存的象征性舞蹈表现方法,还有将象帽上的花从白色换成了金达莱的颜色,更能凸显朝鲜民族的开创精神。这些创造都源自在中华文化圈中生活的朝鲜族人民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追求。

在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农乐舞成了朝鲜族村头巷尾演出时不可或缺的高人气节目。2002年9月,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立50周年的庆典中,数千名舞蹈演员组成的大型广场农乐舞蔚为壮观,盛名远播国内外。在与朝鲜、韩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农乐舞作为主要交流项目,也占有重要一席。

热情洋溢且原生态的朝鲜族农乐舞,以传统农乐的构成和特征为基础,融入时代精神、充满浓郁的民族气息,近而升华为民族艺术精品,有利于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作为融于朝鲜族人民血液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农乐舞已然成为中国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上的中国主张

 

2005年起,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申请事宜。2006年5月,朝鲜族农乐舞中的巅峰之作——象帽舞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为更好地保护朝鲜族农乐舞,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韩国网民中引起热议:“韩国的农乐舞为什么由中国来申请呢,这难道不是文化掠夺吗?”网民们还质疑、谴责了至今没有把农乐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韩国执政当局,险些牵涉出外交问题。

在北京召开的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研讨会上,主持人就向推荐单位代表、出席会议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局沈秀玉局长单刀直入地问道:“请问您认为朝鲜族农乐舞要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是什么?”

沈秀玉回答:“农乐舞前面高举的农旗上所镌刻的‘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传承千年亘古不变的真理。从农乐舞中运用的四物角度来说,小锣象征着‘阳’的气势,音色如电闪雷鸣,被比喻为‘雷’;鼓的长短音强烈且气势雄壮,被誉为‘云’;长鼓的音色轻快,节奏感强,且表现力丰富,像‘雨’之声;锣的包容性和绕梁三日的余韵被誉为‘风’之声,农乐就蕴含着将这种自然声音与人类的祈愿结合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国朝鲜族将蕴藏着这种哲学思想的农乐之种撒向中国内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沉淀,在任何逆境中都顽强地生存下来,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最终绽放成为移民文化之花。我认为,用我们祖先的血汗浇灌的移民文化的价值与农乐舞的精神,值得让全人类去保护与传承。”

主持人接着问道:“据说朝鲜族农乐舞的起源于朝鲜半岛。那么是否能够说明韩国网民对中方立场的反驳是有根据的?如果韩方也一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请,您怎么想?”

沈秀玉回答道:“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确实起源于朝鲜半岛。但我并不认为仅仅是韩国的,应该说是整个朝鲜民族的财富更为妥当吧。源头虽为一个,但在传播过程中发枝散叶,随着环境的不同,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形成了各自风格独特的艺术魅力。

“朝鲜族农乐舞在中国东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环境中,在百余年间,与朝鲜族移民经历了共同的历史变迁,一起演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与地域风土和居民习惯在融合中相互影响和改变,并呈现趋同状态,农乐舞也不例外。它随着我国朝鲜民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每当遇到艰难险阻时,它都起到慰藉人心,激励人们奋勇向前、团结一致的精神支柱作用。

“朝鲜族的农乐舞并没有止步于街头艺术形式,而是升华成舞台艺术形式。与之相应的是在象帽制作和表演技巧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是朝鲜族人民智慧与创造的结晶。

“韩国的农乐舞是本土文化,而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移民文化,如果非要共同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韩国的农乐舞以本土文化申请、中国朝鲜族的农乐舞以移民文化申请就可以了。

“文化遗产最终属于谁并不重要,如何更好地保护才是重中之重。从民族角度出发,传承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将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这难道不是让整个民族都受益的事情吗?所以,相关国家应达成共识,共担责任与使命,携手并进、汇聚力量,更好地守护我们身边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

沈秀玉对于朝鲜族农乐舞的笃定信念、哲学性反思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与执着,感动了与会专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对农乐舞的保护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2009年9月,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作为中国唯一的舞蹈类项目最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延边州文化局局长沈秀玉表示:“这绝不是通过个人或是某个团体的努力完成的事情,而是我们的先辈在一的岁月中,怀着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坚守至今的成果。” “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应怀着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觉悟,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冲击中,克服传统文化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将先辈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继续传承发展下去。

她坚定地说道:“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农乐舞精神是生产、生活中必要的精神武器,我们应将此精神发扬光大,用心打造我们生活的家园。

目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已出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保护计划》,对农乐舞形成了完善的保护、继承体系。延边群众艺术馆每年都定期举办全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相关部门骨干培训班,系统地教授农乐舞的基础理论和艺术技巧。

不仅如此,延边州每两年就会举办一次全国农乐舞大赛,并在延边博物馆中设立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览馆”,展示朝鲜族农乐舞一年来发展变化的足迹,同时也形成了以农乐舞培训基地为主的普及网络;在理论方面,出版了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一书。在“从小抓起”的方针影响下,将农乐舞引入学校教育中。

2012年,在汪清县举办的由1050名舞蹈演员参加的象帽舞表演又成功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大会在延边举办,其中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演出。农乐舞国家级传承人(2008年评选)金明春高举“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农旗,带领200余名舞蹈演员,在酣畅淋漓的农乐声中展示了农乐舞的精髓。

从新疆来的一位代表激动地说道:“朝鲜族真是太伟大了!在悠久的岁月中将自己的文化坚守得如此之好,真令人难以置信。”

日前,记者在汪清县农乐舞艺术中心见到了农乐舞传承人金明春主任,近期他正着手制作还未被公开的生态象帽。他一直致力于原生态农乐舞的研究、挖掘与理论整理,但他认为:“我们尚未完全探知农乐舞中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内涵。

至于农乐舞精彩绝伦的杂技性能够为现代人、各民族、各国人民所接受的因素,他认为原因在于农乐舞与Hip-Hop嘻哈(舞蹈)相结合的技巧,将观赏性提高到了一定层次。

基于这种艺术探索,金明春也致力于研究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舞蹈技巧。最近,他先后创造出了青龙收尾” “蜻蜓点水”等长象帽的表演技巧。他表示:“朝鲜族农乐舞是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真正所坚守的、应不断发掘的东西是什么?怎样去普及发展?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令朝鲜族农乐舞永葆生机的课题。”

通知公告公示

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2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1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0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19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吉公网安备110106005897号  吉ICP备09097684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品牌商标、文字、形象及内容归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使用和传播
联系电话:0431-88906046  联系传真:0431-88906046  电子邮箱:jlsjx2023@163.com